以前在地理課本就有學到鐘乳石地形,但這在台灣非常少見,所以一直停留在課本階段,即使知道形成的方式還有原理,也不甚理解壯觀之處,且有陣子瘋迷看YT上的洞穴探險影片,雖然都在講解救援失敗的可怕之處,但也就那時種下好奇的種子,洞穴到底多漂亮才會吸引這麼多人涉險參觀

所以當查到西澳這邊有專門給參觀的洞穴時,內心激動不已,想說一定要去造訪一下,更是提早在網路上預約好,雖然很怕遇到詐騙,更怕到時候時間段不上而資格取消,沒想到完全不是如此,就聽我娓娓道來

猛獁洞穴Mammoth Cave

這是參觀的第一個洞穴,說實在話,原本不抱著過度期待的心情,且原本預約是隔一天的時間,結果提前一天到達,也是完全沒問題,現場報上名字更改時間即可,且若不提前預約好像也沒有關係,因現場根本沒想像中多人,印象中的台灣景點,熱門的都是人擠人,且擁擠的招牌散落四處,但這裡不是,到達定點時原本擔心會走錯地方,因為報到地點不清楚,但當天到現場,才知道根本就不會走錯,因為現場荒郊野外根本沒有其他建築物,進去遊客中心後,工作人員會開心的跟你打招呼,之後給你一個語音導覽器,類似故宮那樣的機器,當時還驚訝的跟她確認,就這樣?我可以自己進去洞穴?她回:當然,你一定可以自己完成的

帶這半信半疑,且不喜歡聽導覽器的前提(雖然導覽器可以調成中文,親民很多),就這樣展開旅程,結果導覽是很有順序的帶領,從第一個介紹鍾乳石的形成方式,再說接下來的行走方向,還有洞穴發現的歷史故事,彷彿有個貼身的領隊時時刻刻的陪伴你,且當你想安靜欣賞時,他也不會一直看著你會干涉你

原本的不抱期待,因為有介紹,加上緩緩的走路過程,當走道入口時,瞬間興奮了起來,第一眼從洞口看進去的時刻,也是此生最難以忘懷的時刻,因為第一次被震撼到的感受,絕對是最衝擊的,由光亮的外面,走進一條昏暗的隧道,再從入口看進去時,是一個大約五層樓高的洞穴,上面佈滿滿的鐘乳石,光照在上面,一條條垂下的乳白色岩石,很多因為還有水在滴而閃閃發光

原本還在擔心看石頭的行程會很無聊,但導覽會依序跟你講哪裡有化石可以去尋找,哪個石頭像什麼,哪裡有一片特殊的地形,讓整趟過程除了驚奇之外,更是懂得享受在裡面的時光,同時在洞穴的人不多(大概十位以內)隨便找一個地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整片的景色衝擊,在裡面很安靜,每一滴水滴的聲音都聽的到,但是又不會讓人感到恐懼,想像以前的人們都居住在這裡的感覺,好像也是一種享受,難怪老高說過人類是可以考慮穴居的

其中最漂亮的一幕是,有一面牆導覽說到因為水還有再流動的關係,拿燈光照射會使閃爍光芒,原本以為誇大其辭了,結果一照嚇死人,整面牆像鑲了數萬顆寶石,因為燈光的變化而閃耀,每個光芒都不會太耀眼,但也每一個都發光的剛剛好,整個再前面被吸進去,光在這面牆就可以欣賞半小時不走

後來要離開洞穴前的一段路,因為陽光可以折射的進來,裡面的鐘乳石是與一些藻類蘚苔並存,與洞穴內的單一顏色完全不一樣,有綠色的相間搭配,讓畫面活潑了許多,好像歷經了一場地球的歷史,看到了從黑暗化石,人類在洞穴的黑暗用火,到現在的與光共存,並且懂得依靠陽光的生活

出來之後外面還有一段植物園,導覽會在這裡收尾,並且告訴你西澳有許多特殊植物,是僅限這裡,並且可以依照什麼特徵去尋找,這一段路逛的非常舒服,在洞穴內看到資源的匱乏,但是外面是生機盎然,許多鸚鵡在旁邊喊叫,邊指認哪顆樹是他們的特色,還有沿途尋找小花小草,真的用心看時,有很多特色的葉子

這趟洞穴官方原本給45~60分鐘的預計參觀時間,但我們足足在裡面走了兩個小時都不夠,沿途慢慢的看,慢慢地欣賞,照片再怎麼紀錄,也只是表象,最終只有眼睛與感官能真實感受,出來洞穴時,看到一對母女,女兒應該正值青春期,一臉展露出這洞穴很無聊,想趕快回家了,當時心想幸好是這年紀到訪,我還沒有小孩,也正是一個懂得品味世界的年紀,也很感謝身邊的男友願意陪我一同感受這趟旅程,讓過程中所有的感受都不用與自己對話,是當下有人可以分享

若有幸造訪西噢,洞穴的體驗請絕對不要錯過

文末附上官網及地址:官網地點

img 3455
絕對不會走錯的遊客中心
img 3543
入口的鐘乳石插畫
img 3471
由下往上看的景色
img 3474
跟著語音導覽找到的動物化石
img 3491
成千上萬的鐘乳石柱
img 3493
正要滴下的鐘乳石水滴
img 3501
與蘚苔並存的特殊樣貌(可能洞穴通常都不見天日?)
img 3506
天坑,因為這個洞坍方,才得以讓陽光灑落,同時這也是這趟洞穴的出口
img 3512
天坑往下看,才知道在不起眼的樹叢中,有著這麼壯麗的鐘乳石
img 3485
用這張當壓軸,但這張圖只是裡面的一小角,整個人置身其中時,更是壯闊